表演艺术学院

学术活动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活动
数字创新 畅想未来⑦ | 四川文理学院创新创业学院院长、教授杨荔为我院学子分享“向美而生 以美育人”
发布时间:
2025-05-30
来源:
阅读人数:

“向美而生 以美育人”

向美而生,以美育人。为提升学生的艺术修养,提供给学生陶冶情操提高审美的平台。6月28日晚7点数字媒体与表演学院于明德楼102报告厅开展名家讲座活动,四川文理学院创新创业学院院长、教授杨荔作为讲学嘉宾莅临现场,数字媒体与表演学院院长胡郁青教授及学院多名辅导员作为嘉宾出席本次名家讲座活动。

讲座正式开始前,胡院长首先向杨老师的到来表达了欢迎和感谢,并详细介绍了杨荔院长。她对杨老师的到来感到十分荣幸,本次的讲座是一次来之不易的机会,对加深我院学子的素质文化修养具有重要意义。

嘉宾介绍

杨荔

四川文理学院创新创业学院院长、教授。中国舞蹈“荷花奖"获得者;中国舞蹈家协会会员;中国艺术教育协会理事;四川省高校音乐舞蹈教指委委员;民盟四川省委文化委委员;四川省青联委员;市人大常委、教文卫专委会委员、体育艺术协会会长、舞协副主席、友协副主席;市“十大杰出青年”“文艺名师";市“巴渠文化奖"获得者。担纲全国第六届大学生艺术展演等国家、省级活动艺术总监、总导演近二十场,曾受邀参加央视春晚、全国文联“百花迎春”、澳门回归十周年庆典等,创作舞蹈作品获得国家级奖八项,主持科研项目十余项,发表和获奖艺术论文近二十余篇。

“向美而生,以美育人”


讲座伊始,杨老师借用习近平总书记的话以及四川省对美育方面的政策,将话题引入到“美育教育”本身,从什么是美育教育,如何开展美育教育,美育教育的关键词,美育教育的良好措施及其相关问题,美育相关理论的区别等多个方面进行了阐述和讨论。

在关于美育的定义上,她利用甲骨文的演变讲述了什么是“美”,什么是“育”。从甲骨文中,她讲述道:美最先带给人的感受是味觉上的,其次才是视觉上的享受。

在关于艺术的作用上,杨老师提到艺术是会给人带来红利的,而美育是无处不在的,广义上艺术是融入到各个学科的教学当中,会潜移默化地改变一个人的外貌气质,这是艺术红利的一部分。

在这里杨老师向我们分享了一段关于她学生的故事:这位学生由于自己身体的问题,对周围事物的认知逐渐变得模糊,但是她仍能够记住艺术带来的影响,坚持进行书法练习。

杨老师认为:“当你艺术技能学好了,你的审美能力提升了,艺术水平不会因为世事的变迁而退化”。

在杨老师的讲学中,不仅有理论的传授,也有实际参与的互动环节。

在强调艺术旋律的重要性时,她通过用手打节拍的方式要求大家将统一的游戏和不给任何指令的举手游戏这两个游戏的概率同步,展现出艺术旋律对达成同一性的重要作用。

在提到艺术素养时,她利用“疾风劲草”的游戏来告诉大家当下的艺术教育正发生着怎样方式的变化。

杨老师通过一个游戏强调了实践、体验、分享等多个方面的理论内容,并且就所学专业需要什么素养对参与讲座的同学们进行了相关提问。

在讲座分享的尾声,杨老师提到了自己对于艺术教育的感悟,“艺术教育不仅仅在于传授技能技巧,更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感谢生命中出现的每一位师者,我愿意为了学生穷其一生的付出”。

参与本次讲座的学子们用耳朵倾听如何向美而生,用眼睛见证如何以美育人,用行动接受“向美而生,以美育人”的思想观念。沉浸在艺术的世界中,用名家的思想和经历来激励自身、拓展自身、发展自身。参加本次讲座的学子都表示在此次的经历中有所得,有所感,有所悟。

讲座尾声,胡郁青院长为杨荔教授献花并进行了合影留念,并且对本次讲座的内容进行了回顾和补充。她首先向杨老师传达了吉利学院校长阙海宝的问候,并就讲座的主要内容总结和我院的发展现状,及对同杨老师一起度过的时光进行了回忆,表达了对杨老师接受本次邀请的感谢。胡院长还对同学们表达了鼓励,“只要你自己有抱负,有志向,有希望,你永远会成功。”

本次讲座是“数字创新 唱响未来”2023年吉利学院数字媒体与表演学院系列学术论坛第三讲。它对我院学子专业素养的培养和学术视野的拓展有着积极作用。拉近了我院学子与名家之间的距离,对数字媒体与表演学院学生文化艺术水平的提升有重要意义。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简阳市东部新区成简大道二段123号
电话:028-63286016
邮编:641423
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2025-10-14 16:25:56